本文《堅守講臺有感作文1500字》由本站整理,僅供參考。
買下這本書,是因為這本書的書名——堅守講臺。讀它之前,在我腦中浮現的是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的那種承載著中國千百年來傳統育人美德的教師形象,并想到了他們的無私與奉獻,要不然談何“堅守”呢?
拜讀完全書之后,才發現并非如此。該書中寫的全是商友敬老師個人的讀書心得與體會,跟三尺講臺并沒有直接的關聯,內容與書名看上去有點“牛頭不對馬嘴”。但仔細一回味,覺得還是有一定牽連的,因為他在講臺上已站三十余年了,如今還一直堅守在上海老年大學的講臺上,再者,書中的內容都跟當老師有關聯。
商老師在該書的開篇就亮出了自己的觀點:教師,在讀書中生存。他認為,“我們教書的人,多讀書,時刻不停地讀書,這才是我們的本分,也是常識性的真理。”并說:“我們教書的人,如果能在自己的書架上,多插一些諸如大家小書之類的有用又實惠的學術著作,把那些烏七八糟的教輔書清除掉,這樣,你的知識面會打開,你的精神狀態會為之一新,當然,你的教學也會別開生面的。”他是這么說的,也是這么做的。
憑著自己的興趣,在茫茫書海中遨游,在各種文化中熏陶,隨意汲取書中精華,這是一個讀書人的快樂,更是成為一個快樂讀書人的必要條件。九十多歲的張中行老人說:“我每天早上醒來,發現自己還活著,那就起來讀讀書寫寫文章;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還活著,還是讀讀書寫寫文章。”這種“活著是為了閱讀”的生活態度著實令人欽佩。所以商老師主張:教師要在讀書中生存,要處在真正的“讀書狀態”之中,我們應讓讀書變成生命的一部分。
我想:讀書是快樂的,多讀書,日夜不間斷地讀書,才是我們的本分。古人云:腹有詩書氣自華。演員,靠演技征服觀眾;球員,靠球技留住球迷;作為教師,我們要靠自己的專業水平以及對課堂的掌控去提升學生。我們想要讓自己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,讓學生在漫長的學習過程始終如一的保持對學習的熱情,我們就應源源不不斷地帶73db給學生永不磨滅的精神力量,所以我們應該讀書!“想要給學生一杯水,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”,只有這樣,才能細水長流,不至枯竭。只有在自己修養提高了之后,行有余力,才能去提高、充實、滿足和愉悅別人,正所謂“己立立人,已達達人”。為了做到這一點,我們應把讀書看作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,看作是為了充實自己,滿足自己甚至是愉悅自己的事。 chr()chr()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