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《元日古詩原文、詩意、解釋》由本站整理,僅供參考。
親子共讀《元日》
冬寒料峭,親子共讀,因為有了經典的潤澤而別有風味。讓我們一同走進閱讀小木屋,享受誦讀經典帶來的溫馨吧。
——題記
元日
【宋】王安石
爆竹聲中一歲除,春風送暖入屠蘇。
千門萬戶瞳瞳日,總把新桃換舊符。
【閱讀引導】
“元日”是農歷正月初一,也就是現在的春節。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。歌頌春節的詩很多。王安石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,抓住放鞭炮、喝屠蘇酒、新桃換舊符三件傳統習俗來渲染春節祥和歡樂的氣氛。這樣寫,精煉、典型、概括力強。
【閱讀理解】
你能解釋一下“屠蘇”、“瞳瞳”、“桃符”的意思嗎?
屠蘇:古代一種酒名。古時候的風俗,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蘇草泡酒,吊在井里,元旦取出來,全家老小朝東喝屠蘇酒。
曈曈:日出時光亮的樣子。
桃符:古時候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的桃木板,認為能壓邪。后來演變成在上面貼春聯,因此借指春聯。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”中的“除”字的意思是什么?把這句簡單翻譯一下好嗎?
“爆竹聲中一歲除”,其中“除”是“去”的意思。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,迎來新年。
通過閱讀你最喜歡那一句呢,你能把這句的語境講一下嗎?
總把新桃換舊符:總拿新門神換掉了舊門神。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,古時候逢到新年,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子,畫上兩個神像,掛在大門上,說是可以驅除魔鬼。
起句緊扣題目,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。次句“春風送暖入屠蘇”,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,開懷暢飲屠蘇酒。第三句“千門萬戶曈曈日”,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。用“曈曈”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,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。結句“總把新桃換舊符”,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,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。“新桃換舊符”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,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。
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,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。人們飲美味屠蘇酒時,又有和暖的春風撲面而來,好不愜意!天剛亮時,家家戶戶都取下了舊桃符,換上新桃符,迎接新春。